乌克兰战局:普京的误判可能让他更加孤注一掷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BBC,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 约翰·辛普森(John Simpson)

    乌克兰一位女性在俄国的入侵中受伤。(photo:BBC)
    乌克兰一位女性在俄国的入侵中受伤。(photo:BBC)

    普京没想到乌克兰在交战的第一周抵抗如此猛烈,或者说要比他将军们向他所保证的激烈得多。但目前战争仍处于初期阶段,它很可能会是一场非常可怕的战争。

    普京原来肯定是希望在俄罗斯军队入侵几天之内,基辅就沦陷。

    他当然会预料到西方国家(对此)既感到害怕又会产生分歧,但也将不得不接受他重新收回这一他所说的历史上就属于俄罗斯一部分的领土。

    但这些都没有发生。事实证明,乌克兰是个棘手的问题,而西方国家的反应,尤其是德国,要比他原来想象的强烈得多。俄国经济已经遭到重创。

    而普京的一个大国朋友中国,现在似乎也担心西方愤怒高涨有朝一日可能会转向中国 - 届时中国经济可能会严重受损。中国已经开始对俄国入侵保持距离。

    基辅电视塔被炸(photo:BBC)
    基辅电视塔被炸(photo:BBC)

    相比之下,北约的力量有可能会加强。芬兰和瑞典最终会双双加入北约以寻求保护。

    普京挑起这场战争部分原因是想阻止有朝一日乌克兰加入北约,但他可能会发现俄国西北边境会出现更多北约成员国。

    这些对普京而言都是重大的挫折。它们是源于普京自己的误判,他在新冠隔离期间自己做出的判断。(那时)他只见少数几位有限的顾问,我们可以想象他们只会告诉普京他想听到的话。

    而现在,他将不得不寻求新的选择。但普京在遭到回绝时总是拒绝后退。他将会更有力地反击 - 而且他有反击的武器。

    乌克兰驻美国大使称,俄国军队已经使用了燃料空气炸弹或热压弹 - 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真空弹” ,其原理是通过吸收周围氧气而产生高温和高压爆炸,杀伤力更强。

    虽然,大使们会在这种时候发表过激言论,但事实是我们已经看到了俄罗斯在前往乌克兰途中运载的高压弹火箭发射器的视频。分析人士说,它们被广泛使用可能只是时间问题。

    被烧毁的装甲车(photo:BBC)
    被烧毁的装甲车(photo:BBC)

    还有照片显示,俄军在哈尔科夫对平民已经使用了疑似集束弹。它们在爆炸时所释放的所谓“小炸弹”会给大范围内的任何人造成非常可怕的弹片杀伤。

    2008年的一项国际公约已经禁止使用集束弹,但俄罗斯并未签署协议,并声称他们是根据国际人道法使用集束弹的。但哈尔科夫人肯定不同意俄国的说法。

    普京从未对使用极端危险武器表现出过内疚和不安。

    2006年,据信是普京签署了使用放射性钋毒杀前克格勃(KGB)特工亚力山大·利特維年科(Alexander Litvinenko)的。

    2018年,普京也很可能首肯让俄国情报部门使用神经毒气诺维乔克(Novichok)在英国的索尔兹伯里对另一位叛逃者谢尔盖·斯克里帕尔(Sergei Skripal)下毒手的。

    但斯克里帕尔侥幸没有死,而英国一名普通女性斯特奇斯(Dawn Sturgess)却因为之后意外接触到这种致命物质而身亡。

    普京似乎不会担心会给完全无辜平民所带来的危险。

    当然,这些计划(刺杀前俄国特工)都是有针对性的暗杀,跟我们开始看到的乌克兰的大规模袭击不一样。但原则却是一样的 - 即如果俄罗斯更广泛利益受到威胁,平民的性命根本无所谓。

    基辅边上一座被炸毁的建筑。(photo:BBC)
    基辅边上一座被炸毁的建筑。(photo:BBC)

    如果普京在乌克兰无法得到他想要的,他会准备使用核武器吗?有这个可能性 - 但大多数分析人士认为,我们目前还没接近到那一步。

    的确,普京曾恶毒地表示,如果任何人胆敢从外部干涉乌克兰事务,那他们将会面临比历史上任何一次都更加严重的后果。

    普京经常重申,如果世界不包括俄国,那世界还有什么继续存在下去的道理呢?

    尽管如此,除非北约出现严重误判,才能导致双方的核武对抗。

    历史可能会重演 - 1939年,斯大林攻击芬兰,并预期芬兰会在几天之内崩溃。但却遭到了芬兰的反击,俄国军队也付出了血的代价。

    最后,这场所谓的冬季战争(Winter War)打了100多天才结束。芬兰虽然失去了一部分领土,但却仍然保持住了国家的独立。乌克兰战争至少也有一种类似可能的结局。

    现在还只是刚开始,虽然乌克兰到目前为止还在顽强抵抗,但并不意味着它能长期顶住俄罗斯的强大攻势。

    但无疑,第一轮过招效果尚好,西方的回应也比大多数人预期的要强烈得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弗拉基米尔·普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