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ine & Strong】致她们丨温柔而坚韧的女性之美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Feminine,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photo:Feminine)
    *(photo:Feminine)

    女人的命运,从古至今,像一场花开,从含苞待放到花姿招展;一度喑哑沉默,随波逐流于光阴长河中,任由历史编排 ,如今既扮演女儿、妻子、母亲种种角色,又步入工作、穿梭职场,披上另一种‘战衣’散发着独立自信的光彩。

    也有一些花,没有阳光与水的照料,始终黯淡,不为人所知,没有盛放就枯萎了。

    正如我们所见,世界上许多角落,仍存在着对女性的歧视与不公:少数国家的宗教、婚姻制度,在女孩出生时即决定了她们的命运;夫权至上、同工不同酬的不平待遇,像蜱虫一样吸食、消耗着这些年轻的生命……改变的道路何其漫长,她们的呼喊又如此细弱。然而,对压在身上这座‘大山’束手无措的女人们,却以极其温柔、坚韧的姿态支撑起自己乃至一个家庭。

    以下这辑照片,我们通过摄影师水青冬的镜头,看看世界上的女性,一起感受她们坚韧的人生。

    *(photo:Feminine)
    *(photo:Feminine)

    印尼巴布亚原始部落里的姑娘们正在盛装参加一年一度的巴列姆山谷节。

    部落女人地位很低,几头猪就可以换一个新娘,节日杀猪时,男人围坐一圈吃肉,而女人只能在另一边吃裹过猪肉的菜叶。

    *(photo:Feminine)
    *(photo:Feminine)

    印度,村里正在给孩子们派抓饭的妇女。

    印度是一个神奇的国度,喧闹混乱但又精彩无比:神秘繁杂的宗教文化,璀璨精美的建筑艺术,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色块斑斓的街头文化,无一不使人心生好奇。但是,近几年不断发生的恶性性侵事件,却让许多女性对这个国家望而止步。

    在印度城市的公共场合、工作场所很少看到女性的身影,她们大都在家照顾家人、处理家务。对于印度女性来说,改变命运的路程似乎还十分漫长。

    *(photo:Feminine)
    *(photo:Feminine)

    年轻的母与子。

    ‘童婚’在印度偏僻的农村和山区非常普遍,这种习俗影响的不仅是16岁~17岁的青春期少女,还有大批14岁~15岁甚至年龄更小的女孩,严重地阻碍了印度社会的进步,俨然成为当地一大沉疴弊病,久久无法根除。

    在印度控制下的克什米尔地区,我们遇到一位正在赶路的年轻母亲,她看上去还不到18岁,穿着灰扑扑的衣裳,身子瘦弱,怀里吃力地抱着一个熟睡的男童,泥泞的道路使她走得更加艰难。

    *(photo:Feminine)
    *(photo:Feminine)

    正在抽烟的钦族妇女,老太太的耳垂因为从小佩戴巨大的耳环导致缺损。

    在缅甸,佛教是民众普遍信仰的宗教。我们从城市辗转到西部钦邦的山区里,见到一些脸上有刺青的老太太,她们的刺青图案因部落不同而各有异处,‘纹面’,这种风俗古老而又残酷。

    相传,历史上年轻的钦族少女为了不被若开王国的王子所垂涎,因此自毁容貌‘遮美’。在过去两百多年里,一个钦族女人没有纹面,则会被视为不贞洁,不宜婚嫁,所以即使纹面的过程相当痛苦,她们依然坚持如此,并流传数代。

    传统中,钦族女人纹面的工具是树叶、草芽和烟灰。叶子汁水制成颜料,烟灰用来消毒,最后把草芽捣碎盖在脸上当做愈合剂,而刺青过程中用的‘针’就是荆棘刺。每纹一次,红肿都会持续一周才慢慢消退,她们需从七岁一直刺到十五岁,在脸部形成一道道纹路,其中折磨可想而知。

    *(photo:Feminine)
    *(photo:Feminine)

    五月苔原地带依旧会大雪纷飞,一位老奶奶正带着孙女牵着驯鹿出门。

    在我所拍摄过的女性中,与缅甸钦族纹面老人同样神秘的,莫过于生活在蒙古国北部库苏古尔省的驯鹿牧民:杜科哈人。

    杜科哈人的部落里,妇女大部分待在营地照顾家庭、放养驯鹿,有时也会套上驯鹿拉些货物或带领游客进出。有客人来时,她们便在游客的帐篷前摆上各种与驯鹿有关的小商品进行兜售,吃苦耐劳是她们最大的特点。

    *(photo:Feminine)
    *(photo:Feminine)

    部落中有名的黑萨满,她在帐篷里展示了做法事用的服装和法器。

    这次旅程中,向导带着我去拜访了当地萨满。杜科哈人的萨满教信仰是蒙古游牧民族中一支最古老的变体,至今还保留了大量神秘圣典,用于狩猎、求雨或驱雨活动。我们去拜访的这位萨满是一位女性,声名远扬,许多信徒不惜长途跋涉前来接受她的祈福。

    *(photo:Feminine)
    *(photo:Feminine)

    昏暗简陋的制衣车间内坐满了正在埋头工作的妇女。

    在孟加拉东南部城市兰加马蒂的小村庄,我们看到一个隐藏在林子中的简陋厂棚,好奇走进,才发现这是一家小型制衣作坊。

    漆黑的室内密密麻麻摆着十几部缝纫机,纺织女工们在碎布中埋头工作。这个厂棚里的女工基本都是村里人,她们在操劳家务之余来这儿工作,有的身边还带着孩子。

    *(photo:Feminine)
    *(photo:Feminine)

    在库克斯巴扎尔遇上的美丽孟加拉姑娘,旁边是她调皮的弟弟。

    虽然孟加拉女性劳累辛苦,但她们大多性格开朗,面对我们这些陌生的外国人非常热情。在孟加拉女性的眼里,我没有看到太多的愁苦悲哀,更多的是平静和坚强。

    *(photo:Feminine)
    *(photo:Feminine)

    印尼街头的母女。

    这样的热情与活力,也能在印尼女性身上看见。在印尼城市泗水街头,许多菜档商铺都是女性在经营。我走在街上,被一位小女孩吸引了目光:她正娇憨地倚在母亲身边。

    *(photo:Feminine)
    *(photo:Feminine)

    剥蒜头的妇女。

    在街对面的菜市场里,妇人们或坐或立,剥着蒜皮。阳光从窗外射入,打在一位身着红裙的妇人身上,光落在她不断翻动的手掌中,也照亮了平和认真的面庞,犹如一幅精美的油画,成为我心目中最美的劳作场景。

    *(photo:Feminine)
    *(photo:Feminine)

    贵州屯堡的女子傩戏队。

    反观中国,女性很早便踏上了摆脱封建礼教束缚和压迫的道路,她们走向政治和经济的舞台,展现着自己的风采,凭着勤奋与实力,在各行各业闪闪发光。

    *(photo:Feminine)
    *(photo:Feminine)

    藏族妇女,虽然居住环境恶劣,但她们脸上那灿烂的笑容如同高原的阳光般明媚动人。

    尽管部分偏远地区仍存在歧视女性的现象,但在政府和其自身的努力下,女性地位已今非昔比。女性们用行动证明着,她们绝不是‘附庸’,而是同为家庭的嵴梁,或为后代遮风挡雨,或为理想努力前行,实现着自我的价值。

    *(photo:Feminine)
    *(photo:Feminine)

    最后,以美国女性主义诗人南希·史密斯的一首诗《只要有一个女人》,来为女性不断推进的生命旅程作个总结。

    只要有一个女人

    只要有一个女人觉得自己坚强

    因而讨厌柔弱的伪装

    定有一个男人意识到自己也有脆弱的地方

    因而不愿意再伪装坚强

    只要有一个女人讨厌再扮演幼稚无知的小姑娘

    定有一个男人想摆脱‘无所不晓’的高期望

    只要有一个女人讨厌‘情绪化女人’的定型

    定有一个男人可以自由地哭泣和表现柔情

    只要有一个女人觉得自己为儿女所累

    定有一个男人没有享受为人之父的全部滋味

    要有一个女人得不到有意义的工作和平等的薪金

    定有一个男人不得不担起对另一个人的全部责任

    只要有一个女人想弄懂汽车的构造而得不到帮助

    定有一个男人想享受烹饪的乐趣却得不到满足

    只要有一个女人向自身的解放迈进一步

    定有一个男人发现自己也更接近自由之路

    图文来源:水青冬

    整理:美贞

    • Whatsapp:将 0376638168 加入通讯簿,随即发送“我要订阅风采WhatsApp”即可快捷接受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