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南克化解雷曼危机 难解退场风暴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UDN,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三位得主之中,有一位是全球金融市场人士的「老朋友」─美国联准会(Fed)前主席柏南克。他在任内的两大作为,至今仍是金融界无可磨灭的记忆。

    首先,柏南克于2006年出任Fed主席约两年后,就极其不幸地遭遇到冲击全球的「金融海啸」。这起风暴的肇因在于美国金融体系的病根早已积重难返,法规宽松加上监理怠惰,导致金融投机猖獗,且房贷授信标准不断降低,形成「次级房贷」危机;银行业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发行高风险的金融工具与衍生性产品,包括房贷担保证券及信贷风险交换合约。这些情况早在柏南克上任之前已经就是不定时的核弹,不能算是他的「政绩」;而从正面来看,能够在自己所专长的领域一显身手,对一位经济学家来说的确是际遇难逢之会。

    2008年9月「雷曼风暴」发生后,随即引发多家重量级金融机构面临倒闭危机。Fed于12月将联邦资金利率降到0-0.25%,并一直维持到2015年底。柏南克更大的手笔,则是从2008年11月起先后实施三轮的「量化宽松(QE)」措施,由Fed大量买进美国公债及其他机构债券,对金融市场注入庞大基金。这在当时是一项实验性的创举,因为以往无论是紧缩或放松信用,都是採取「价化」手段,也就是升息或降息,Fed则是透过公开市场操作来调节资金数量。但基于量、价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连系,因此要因应金融海啸的强大冲击,单单靠降息绝对不足以平息,必须靠Fed大量购买资产,才能使市场利率维持在低点。

    QE并非Fed或柏南克所创,日本央行早就持续购买公债,但真正旗帜鲜明的实施,无疑是柏南克主政之下的创举,而且已经成为美国、欧洲、英国等已开发国家因应经济及金融危机的通则。2020年3月全球经济及金融市场因为新冠疫情再度陷入危机,主要国家央行毫不犹豫地同步实施QE。

    柏南克另一项惊人之举,则是2013年他表示美国经济前景看好,QE措施即将退场,随即引发金融市场恐慌,尤其是新兴股市、债市及货币汇率都大幅下跌,引发所谓的「退场风暴(taper tsunami)」。结果不仅QE退场不成,反而又多实施了一轮QE。柏南克虽然深切了解,随着金融法规趋于严谨,金融危机解除,加上经济稳健复甦,QE的确应该功成身退,否则由于资金浮滥,不仅催生金融泡沫,累积通膨压力,而且使资金无法做最有效率配置,对生产力成长反而不利。无奈「退场风暴」的惨痛教训,使柏南克投鼠忌器,直到2014年本尊退场,QE依然在场。

    柏南克卸任后就很少公开评论经济政策。如今Fed正在同时进行升息及退场流程,各界对紧缩的速度与力度争议不休,柏公此时赢得桂冠的意义,应该不仅仅只是表彰他既往的贡献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