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街都是超级名模!波罗的海三国女性不只漂亮还没有公主病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UpMedia,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街头的年轻女性(2006 © Sergey Shpakovsky , Lithuanian girls, Vilnius @ Flickr, CC BY-SA 2.0.)(photo:UpMedia)
    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街头的年轻女性(2006 © Sergey Shpakovsky , Lithuanian girls, Vilnius @ Flickr, CC BY-SA 2.0.)(photo:UpMedia)

    波罗的海的另一个共同点就是人们都非常注重时尚。女人都穿得很高档,而且都打扮得极度女性化。她们都会留长发,经常穿裙,永远都穿高跟鞋,即使是在冰冷的冬天也很难看到一个没穿高跟长靴的女人。需要推娃娃车去公园散步?那些母亲会建议你穿上短裙和细高跟鞋。

    我对时尚毫无概念,但这里每个人都似乎穿戴最流行的品牌。众多女性都用自己的腰带和服装秀出Prada和Gucci,她们的时髦墨镜也秀着Armani、Versace或是闪闪发光的D&G。尤其是住在当地的俄罗斯人更是装备齐全,追求时尚到离谱。

    派翠西亚(Patricia)是一位在立陶宛的森林里住过五个月的芬兰年轻人,她告诉我,「相较于芬兰人,立陶宛的女生真是非常女性化。」

    她又补充,「男人也很讲究时尚。」男人会穿当时最流行的牛仔裤,通常也会穿高级鞋子。他们很少穿运动鞋,即使有穿也绝对不会是白色,因为那摆明是在大喊:「时尚警察快来啊!有个无脑的美国人正在藐视时尚!」

    (延伸阅读:冷战的终结!戈巴契夫大力推行改革 为何反而导致苏联解体?)

    顶着一头精心设计的发型,穿着完美的服饰,多数波罗的海男性可说是异类,一种充满大男子气概的都会美型男,他们对自己的形象很挑剔,然而态度又有点强硬。派翠西亚也观察到立陶宛男人「倾向于花大钱在炫目的手机和车子上,他们似乎比多数西方人更在乎这些事物。」这些评语也可套用在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

    波罗的海的时尚真言似乎是:外表好看比感觉舒适更重要。即使全年温差起伏巨大,这里的男性一年四季都维持一贯的穿着,无论是在温暖的夏天或多雪的冬夜都会看到男人穿着紧身牛仔裤、衬衫和一件薄外套或毛衣,厚重的外套都藏在衣柜里,除非气温降到零下四十度,况且你在那种情况也不可能穿上蓬松的大衣出门丢人现眼。

    最重要的是,波罗的海的时尚达人绝对不会在冬天戴帽子,那是土包子的行为。少数男人会穿连帽衫,因为那符合潮流,但只有窝囊废才会戴帽子。女人也不会戴,因为那会弄乱她们的完美发型。那头秀丽的长发代表着女性的骄傲与荣耀,所以你必须把它展现出来,尤其当你的头发是金色(大约有一半的女人天生是金发)。

    虽然年轻人都把帽子留在家里,但大家在冬天都会系上围巾,这似乎是个普遍的常识,你只需要一条围巾就能在暴风雪中生存。你今年冬天只有一件T恤?别怕,只要有围巾就能活!

    (延伸阅读:尽管俄国有世界上最慷慨的产假 许多女性仍被迫接受非正规人员身分、领微薄的产假薪俸)

    或许最大的谜题是:波罗的海人怎么买得起这些衣服、化妆品、珠宝和香水?他们的薪资不及西欧或美国人的一半,而这些花俏服装比美国卖的还贵将近两倍,这些波罗的海美女是怎么办到的?

    仿冒品弥合了部分经济差距,像我这种白痴就分辨不出一个圣罗兰(St. Laurent)皮包的真假。我不确定那些山寨版在波罗的海的盛行率有多高,但它肯定超过九成五。冒牌货虽然大幅降低了价格,但它们并不能解释一切,其实许多人都避免买假货,却还是穿着高雅时装。确实很难在波罗的海找到一个邋遢鬼,就算真的有,他很可能也是个游客。

    那些高跟鞋女郎会借由两种方式拉紧她们的预算极限:第一,跟父母同居,将自己微薄的收入全花在塑造形象;第二,吃得很少,这也有瘦身的附加效益,足以挤进那件以巨款换来的性感紧身裤。

    不过在此必须澄清:波罗的海女人或许有点难伺候,但她们并没有公主病。这些美女拥有男人的终极梦幻组合,因为她们有超级名模的外貌,却没有超模的臭架子。满街都是琳琅满目的时装秀,致使梅根.福克斯(Megan Fox)之辈相形逊色,显得像个普通的邻家女孩。竞争是如此激烈,男人会忽视毒舌女王,把焦点放在那些心地善良又有性感翘臀的目标上。

    总之,波罗的海人会使你不禁回头多看一眼,但你可以放心,在那浓妆和品牌的包装之下,他们还是正常人。尽管如此,这对时尚的迷恋背后依然有黑暗的一面。

    *(photo:UpMedia)
    *(photo:UpMedia)

    【作者简介】

    哈佛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高材生的他毕业后不但没有进华尔街投资银行工作,反而踏上欧亚大陆进行壮游,永远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塔朋在2001年卖光自己的微薄财产,挑战三千公里的阿帕拉契步道。后来又在2004年六月至十一月拜访了东欧二十五国,回国后担任微软顾问,接着在2006年挑战四千两百公里的太平洋屋嵴步道,并于2007年成为史上首位来回走完大陆分水岭步道的人,在七个月内走了九千公里。2008至2011年期间,他拜访了四十几个欧洲国家,但他把重点放在东欧。2009年,他征服了白朗峰,徒步横越西班牙两次:第一次是从地中海穿越庇里牛斯山到大西洋,第二次走的则是圣雅各之路。2013至2018年,他行遍非洲五十四国,征服了其中五十国的最高峰,五年内从未离开非洲大陆。如今他已经背着背包走了两万多公里,去过一百二十个国家,而且从未拥有过自己的电视、桌椅、沙发、床铺或火箭。

    双亲是法国人和智利人却相遇于旧金山的塔朋,始终相信美国的美好在于世界主义与广纳移民,但他却认为如今的美国对外界既无知又排外。他希望借由亲身旅行,将世界带回美国。他的第一站选择大多数人都很陌生的东欧二十五国。

    塔朋会以最简单的方式进行旅行,将自己交给命运。他从不预订旅馆,找不到住所就在公园搭帐棚。尽可能搭大众交通工具或便车,陌生路人的善意可能会为他带来一段奇遇。

    他花了三年的时间游历东欧二十五国,把他与路人的相遇以及从他们口中获得的地方知识记录下来,成为这本《野生的东欧》。此外他目前正在撰写《未知的非洲》(The Unseen Africa),他的终极目标是走遍全世界所有国家,看看我们能向他们学习什么,并与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