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的根并没有滋养出一个同情穷苦百姓的毛泽东!就连第一任妻子他也没有丝毫感情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UpMedia,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毛泽东摄于1961年(取自维基百科)(photo:UpMedia)
    毛泽东摄于1961年(取自维基百科)(photo:UpMedia)

    一九○二年,毛回韶山上学。上学就是进私塾,儒家经典是主要课程。深奥的古书不是孩子懂得了的,只能生吞活剥地背下来。毛具有超人的记忆力,当年的同学记得他学习很用功,艰深的书本不仅能背诵,还能默写。

    就是在这时,毛打下了扎实的古文基础,使他后来能写一手好文章、好诗词、好书法。读书成了最大的嗜好,一盏油灯放在蚊帐外的板凳上,一读就到深夜。许多年后,做为中国的最高统治者,他的偌大无比的床有一半用来堆书,他的谈话和写作旁征博引,散落着各种历史典故。只是他的诗词在当权后大半丧失了诗意。

    毛跟老师的关系不怎么好。十岁时他从学校逃走,说老师要求苛刻,粗暴严厉。至少有三间私塾因他的倔强不服管教而委婉地请他父亲「另找高明」。

    母亲对他是听之,任之,但父亲不能忍受。父子俩常发生冲突。贻昌付学费让儿子上学,希望儿子起码能给家里记帐,而这正是毛所讨厌的。终生他对数字都不甚了了,对经济学更是一塌煳涂。

    体力劳动对毛也不具吸引力,一旦脱离了农民生活,他就再也不做了。贻昌见不得儿子闲着不干活,自己辛勤劳作,要求儿子也要照办。

    毛不听话,他忍不住就打毛,毛于是恨父亲。文化大革命的一九六八年,当毛向政敌展开全面报复时,有一种通行的折磨方式叫做「喷气式」:受害者面对气势汹汹的人群,双臂被狠狠地拧在身后,左右两人一手拧臂,一手重重地按头。毛对红卫兵领袖说他父亲「要是现在也得坐喷气式」。

    其实少年的毛并没有受父亲虐待,也绝不是弱者。父亲责备他懒惰,他便顶嘴说父亲年长,应该多干。一天,父子俩当着许多客人的面吵了起来,毛后来说:「父亲当众骂我懒而无用,这一下激怒了我。我回骂了他,接着就离家出走。我母亲追着我想劝我回去,父亲也追上来,边骂边命令我回去。我跑到一个池塘边,并且威胁说如果他再走近一步,我就要跳进水里……我父亲就软了下来。」

    一次,毛讲完这个故事,笑着说出他的结论:「他们都怕失去儿子,这就是他们的弱点。攻其弱点,就能取得胜利!」

    无可奈何的父亲对毛只有一项武器:钱。一九○七年,毛离开第四个私塾后,贻昌拒绝再为他付学费,十三岁的毛只得成为全日制农民。但毛很快找到办法逃离农活,重新回到书的世界,这就是接受父亲的安排结婚。贻昌想要毛安顿下来,做个负责任的一家之长。他给毛找了个媳妇,是自己的姪女,年纪大毛四岁。结婚后毛复了学。

    结婚那年毛十四岁。新娘姓罗,人称罗氏。毛对她没有丝毫感情,只有一次提起她,是跟美国记者斯诺(Edgar Snow),口气轻蔑,还把他们的年龄差距从四岁夸大到六岁。

    毛说:「我十四岁的时候,父母给我娶了一个二十岁的女子,可是我从来没有和她一起生活过──而且后来也一直没有。我不认为她是我的妻子,当时也几乎没有想到过她。」毛没提及罗氏早在他们结婚后一年多就去世了。

    毛一生对「性」都兴趣十足,但似乎对他第一任妻子毫无慾望,跟她结婚是出于不得已。这使毛成为包办婚姻的强烈反对者。

    九年后他在〈赵女士人格问题〉一文里措辞激烈地写道:「西洋的家庭组织,父母承认子女有自由意志。中国则不然,父母的命令,和子女的意志完全不相并立……这叫做『间接强姦』。中国的父母都是间接强姦自己的子女。」

    妻子一死,这位十六岁的鳏夫就要离开韶山。父亲想让他到县城的米店去当学徒,但毛有自己的打算。他已看中了二十五公里外的一所新式学堂。

    这时,新风气已穿透了韶山的山峦,吹进了少年毛的脑子里。科举制度废除了,旧的教育体系没用了,取而代之的是新式学堂,教一整套外国来的东西,像科学、世界历史、地理,还有外文。这些新学堂是毛那样的农家孩子走出乡村、进入外部世界的大道。

    十九世纪中叶鸦片战争后,中国出现改革的巨变。除了整个教育体制彻底改变外,铁路开始修建,现代工商业开始兴办,政治团体允许存在,报纸也第一次出版。留学生派出国去学习科学,大臣们则出洋考察政体。一九○八年,清廷公布了《钦定宪法大纲》,宣布九年后实行立宪。

    毛的家乡湖南在当时有三千万人口,是改革如火如荼的省分之一。虽然这里是内地,但通航的河流把它连向沿海,一九○四年,省会长沙开辟为对外商埠,外国商人跟传教士纷至沓来。新式学堂如雨后春笋,当毛在乡间听说时,湖南已经有一百多所了,比中国任何一个地方都多,还有好几所女子学校。

    毛想上湘乡县的东山高等小学堂。学费住宿费贵,毛就请亲戚们帮忙,说动父亲给他出了五个月的钱。东山使毛眼界大开。

    从课本里,他读到拿破崙、威灵顿、彼得大帝、卢梭、林肯等人的小传,也第一次亲眼见到去过外国的人:一位曾在日本留学的教师,学生们管他叫「假洋鬼子」。多少年后,毛还记得那位老师教他们唱的日本歌,庆祝日本在日俄战争中打败沙俄的惊人胜利。

    东山学堂的几个月为毛开启了新世界的大门。省会长沙有所专为湘乡人办的中学,在毛的请求下,一位老师介绍他前去就读,尽管他不是湘乡人。一九一一年春,毛心情激动地到了长沙。这年他十七岁,是他与农民生涯从此告别的日子。

    毛从故乡的泥土中带走了什么呢?他后来说他带走了对贫苦农民生活的「深感不平」。事实却非如此。毛当时的老师、后来的岳父杨昌济教授一九一五年四月五日的日记中记载着毛谈论家乡的话:「人多务农,易于致富。」毛说当农民容易致富,并未说农民的生活艰苦。

    通观所有毛早年文章和谈话记载,直到一九二五年底,毛只提到过农民几次。除了说家乡农民容易致富外,一九一七年八月二十三日,毛在致黎锦熙信里讲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但不是对他们表示同情,而是对消灭他们的人曾国藩表示倾倒。

    毛说:「愚于今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一九一九年七月二十八日,毛在〈民众的大联合(二)〉里提起「种田人」,但只是泛泛的,不带感情,不像他描述学生那样长篇大论地诉苦,说学生的生活是「苦海」。同年九月一日,毛拟了一份详尽的问题研究单子,足足有七十一个大项目,农民只占第十项中的十五个分项之一,还无关贫苦农民的生活,而是「劳农干政问题」。

    农民的根并没有滋养出一个同情穷苦百姓的毛泽东,从韶山他没有带走改善中国农民命运的理想主义。

    *本文摘自《​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修订版)》,麦田出版​社出版。

    *(photo:UpMedia)
    *(photo:UpMedia)

    【作者简介】

    张戎,全球知名的《鸿:三代中国女人的故事》(1991)、《毛泽东:鲜爲人知的故事》(与丈夫乔.哈利戴合着,2005)、《慈禧:开启现代中国的皇太后》(2013)、《宋氏三姊妹与她们的丈夫》(2019)四部书作者。第一部《鸿》是张戎的家史,后三部为其《中国现代史及其核心人物三部曲》。这些书以四十多种文字出版,在中国大陆以外的销售量超过一千五百万册,获得读者极高评价。《鸿》为英国出版史上非小说类最畅销的书籍之一,名列读者评选的二十世纪最佳书单。美国《时代》週刊评论《毛泽东》说:「这本书的威力像原子弹」。《纽约时报》称《慈禧》为第一部全面使用中英文史料的、关于慈禧的权威着作。《宋氏三姊妹与她们的丈夫》被英国政治週刊《旁观者》赞为「一部不朽巨作」。

    张戎1952年出生于四川宜宾,文革中做过农民、翻砂工和电工。1973年就读四川大学外文系。1978年留学英国,1979年入约克大学专攻语言学,1982年获博士学位,是中共执政以来第一位获英国博士学位的中国大陆人。曾在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任教,为该院荣誉院士。

    出生于爱尔兰的都柏林,作家,历史学家。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曾任职于伦敦大学国王学院。通晓多种语言文字,着述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