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凭什么成为「世界警察」?这场会议是他们称霸全球的关键

  • 发表时间:
    , 文章来源:UpMedia,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驻扎伊拉克的美军部队。(汤森路透)(photo:UpMedia)
    驻扎伊拉克的美军部队。(汤森路透)(photo:UpMedia)

    1944年7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由44个国家代表在美国召开了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也就是布列敦森林会议(BrettonWoodsConference),正式名称为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UnitedNationsMonetaryandFinancialConference)。

    各国代表们就战后如何运营全球金融体系,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最终讨论形成的布列敦森林体系还是按美国的主张,回归到固定汇率制度,而不是浮动汇率制度。在这里简单说明一下浮动汇率制度。

    浮动汇率是指根据外汇市场的供需决定汇率的一种制度,而与之对应的固定汇率制度则像金本位制那样,是由政府对特定贵金属或者货币统一规定汇率的制度。

    当然布列敦森林体系并不是完完全全的金本位制。体系规定1盎司黄金兑换35美元,而其他国家则自行规定本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

    同时为了吸取1930年代金本位制崩塌的教训,会议还宣布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其原则是,在会员国陷入一时的国际收支不平衡,而无法维持固定汇率制度时给予支援。

    在布列敦森林会议上约定的不只是固定汇率制度的回归,还有美国霸权地位的确立。美国在会议上承诺将开放其市场,同时保障世界贸易的通畅。

    美国的做法让人诧异,但凡掌握世界经济霸权的国家,一般都热衷于抢占别国的领土或者扩大殖民地,以确保自己「可以独占市场」。英国就是这方面的典型。如果没有那样的利益保证,保障世界贸易通畅的费用从哪里来?

    1815年击败了拿破崙的军队之后,英国登上了世界霸主的位置,但它为了保障世界贸易的畅通,不得不投入数额相当大的资金。英国也建立了庞大的护送船队,用来保护英国通向印度和北美的航路。

    一般情况下是200艘,有时候则会到达500艘商船,集结在港口出航,在危险海域这些商船会受到英国战舰的护卫。当然当时的英国也在结束拿破崙战争之后主导了维也纳会议,打好了推进世界殖民地建设的基础,也以此捞取了为保障世界贸易畅通所需的费用。

    反观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美国,其採取了截然相反的态度,不仅向别的国家开放了自己的市场,而且还主动承担维护世界贸易畅通的巨大费用。美国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其原因有两个。

    一是苏联红军装甲部队的威胁,其在史达林格勒战役中歼灭了德国军队,也在中国消灭了日本关东军;对欧洲以及东亚来说,苏联都是巨大的威胁,美国难以亲自出马与之针锋相对,在经济上也不划算。

    冥思苦想之后美国便决定,培植像德国和日本这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敌对国为友邦,不仅向它们开放美国市场,还透过马歇尔计画(TheMarshallplan,见图表5-1) 註更多1947 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议的美国对西欧各国的援助计画。 提供其恢复经济所需的资金,以此建造了应对苏联威胁的防波堤。

    *(photo:UpMedia)
    *(photo:UpMedia)

    ▲图表5-1马歇尔计画标志:美国为欧洲复兴提供的援助。(大是文化提供)

    第二个原因则是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保障世界贸易的畅通也符合美国经济发展的利益走向。

    为适应蓬勃发展的石油时代,保障从中东到美国及欧洲的石油运输管道的畅通,非常有助于美国经济发展。特别是从艾森豪(DwightDavidEisenhower,1953年至1961年在任)总统时期开始,建设各州之间的高速公路网大幅度的增加了石油消耗,使美国逐渐转化为石油纯进口国。考虑到这一点,可以说石油运输通道是美国经济增长的生命线。

    美国的政策对于有出口能力的国家来说犹如福音,因为它们没有必要像以前那样增强军事力量,去管理那些可以销售自己商品的殖民地,也没有必要支付庞大的费用来维护运输通道。

    而且,与其卖货给那些没有购买能力的第三世界国家和殖民地,不如卖给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更有赚头。借助于美国对运输通道的保护,一直到1960年末,原材料价格始终保持稳定。

    得益于此,世界经济开始进入了高速增长期。图表5-2显示的是1945年以后,美国、德国、日本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可以看出1960年代之后,美国和战败国(德国、日本)的收入水准就相差不大了。

    *(photo:UpMedia)
    *(photo:UpMedia)

    (大是文化提供)

    如此梦幻般美妙的体系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美国的经常帐(按:指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贸易和服务而产生的资金流动、又称经常收支、经常项目)长期赤字。发生这种现象有两个原因,首先是因为相对于其他国家的货币,美元的价值被高估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1英镑可兑换5美元,二战刚结束时1英镑可兑换3.6美元,到了1950年兑换比率更是跌至1:2.8。这使美国人感觉到了进口商品的魅力。

    还有一个原因是德国和日本等二战战败国经济的急速增长。从国民的人均收入中,可以看出战败国在以惊人的速度赶超美国。特别是德国的汽车产业和机械产业,还有日本的电子产品产业和造船产业,已形成专业化生产,打入美国巨大的消费市场。

    当然美国产的产品还是具有一定优势,可是价格过于昂贵,加上战败国为了保护自己国家的产业筑起了关税壁垒,所以美国的对外出口额难以增长。

    结果,美元不停从美国外流,而且因为当时实行的是固定汇率制度,所以汇率得不到调整,美国的经常帐状况越来越恶化。同时对这种现象感到不满的国家也越来越多,最先提出异议的是法国。

    *本文摘自《金钱决定历史,我决定好好读史:国家能否强盛,隔壁邻居是关键;我若要有钱,就别跟央行作对;致富的答案,都藏在历史里。》,大是文化出版。

    *(photo:UpMedia)
    *(photo:UpMedia)

    【作者简介】

    洪椿旭
     
    毕业于延世大学史学系,并取得明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自1993年起担任韩国金融研究员,于韩国国民银行与国民年金等代表性的金融机关中担任经济顾问。

    2016年被《朝鲜日报》选为「最令人信赖的股市分析家」。着作有《让钱滚动吧》与《汇率的未来》等十多本的着作,最近开通了YouTube频道「洪椿旭的经济课笔记」,致力于将困难的经济及金融市场知识,用简单的方式传达给大众。